middle-adbee1  

上個星期有個客人跟我說他小孩的考試題目有一題是何種昆蟲不會生病, 答案說是蜜蜂
我很好奇, 這種題目跟答案的根據是什麼?
蜜蜂不會生病? 你問每個蜂農都知道蜜蜂會生病, 尤其是目前台灣大部分養的西洋蜂(義大利蜂)更容易生病, 因為外來種, 對環境適應比較不強, 但很會採蜜
我就上網再google一下, 果然很多關於蜜蜂生病的問題, 後來看到一篇"圓恩"的文章, 我覺得寫的很好, 很直得我們去深思的
如果世界上沒有蜜蜂, 那麼人類還能活多久? 這問題應該大家都沒想過吧, 蜜蜂跟我們偉大的人類 有什麼關係嗎? 文章上寫沒了蜜蜂我們只能再活四年
想知道原因嗎? 答案就是我們在食物鏈中的一環, 不管我們吃的糧食, 還是動物吃的糧食, 非常大的部分都需要蜜蜂受粉, 而成果實
所以沒了蜜蜂, 我們能活多久呢??

以下是截自"圓恩"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片段摘錄 沒有果實的秋天】
「2007年,北半球四分之一的蜜蜂都無故缺席了。當2007年冬天高達百分之四十的蜜蜂損失後,全球糧食價格在同一時間勁揚了百分之三十七。」

「一億五千萬年以來,昆蟲一直是開花植物進行有性生殖的幕後推手,今日地球上的大部分植物得靠昆蟲才能繁殖。上千種昆蟲以花蜜和花粉為食,大約在八千萬年前,其中一群昆蟲,也就是蜂,成為之中的專家。在兩萬種蜂裏頭,只有一種蜂演變成真正的花蜜專家,世界各地也發展出與之相關的人類文化,那就是肩負起現代糧食產業食物鏈重擔的蜜蜂。」

「為了順利採蜜,蜜蜂發展出舞蹈、磁場導航、費洛蒙溝通等技巧。並用自己的身體,製造出各式各樣的產品。」

「一個蜂箱─可容納五萬隻蜜蜂。一窩蜜蜂一天能為兩千五百萬朵花授粉。」

「移地養蜂業──於數千年前,埃及人便隨著開花期, 帶著蜂巢、乘坐駁船往返航行於尼羅河上。歐洲人則利用多瑙河、騾子和他們自己的背,隨著季節的變化遷徙。只有在美國,才能經常見到大拖車跑一趟全程八千多公里的巡迴路線。(2月加州杏仁授粉,3月華盛頓州蘋果授粉),五月中部南達科塔州替向日葵和油菜授粉,六月緬因州為藍莓授粉,七月則是賓州的南瓜。) 」

「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簡稱為CCD 。蜜蜂授粉體系崩解了──二次大戰期間,美國蜂箱數量 大約是六百萬個,2005年有兩百六十萬,到了2006年首 次掉到兩百萬以下。 2004年每蜂箱50美元,2007年150美元。光為杏仁授粉,便為養蜂人帶來兩億美元的年收入。相較之下,全美蜂蜜產量產值只有一億五千萬美元。」

「2008年, Haagen-Dazs體認到,他們有大約一半的口味(從杏仁到櫻桃),都要靠蜜蜂幫忙(別忘了奶油來自吃苜蓿的乳牛)。於是捐了二十五萬美元做蜜蜂研究。同時推出新口味「香草蜜蜂」,來推廣他們的初衷。」

「我們吃下肚的食物當中,百分之八十都依賴蜜蜂授粉。」

「要製造一瓶五百公克左右的蜂蜜,大約需要兩百萬朵花的花蜜。」

全文閱讀: http://www.honeytw.com/article.php?id=6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小蜜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